为深入贯彻市委、市政府关于国有资产盘活的工作部署,市国资委鼓励、指导各监管企业学习借鉴先进经验,积极主动参与市场化竞争,推动市滨河城市运营服务公司(以下简称“滨河城服公司”)以市场化、专业化、数字化为导向,有力实施“线上引流+政企联动+分类处置”组合拳,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双突破,为全市国资国企改革提供鲜活样本。
(一)构建“云上资产库”,激活存量资源价值。滨河城服公司创新打造“情绪最稳定房东”品牌IP,依托抖音、微信等平台构建国有资产直租直售线上体系。通过每日1小时直播、高频次短视频推送(累计390场直播、508条短视频,单条最高浏览量3.5万次,总曝光量超80万次),实现资产信息精准触达。截至目前,丽晶国际酒店写字楼出租率从20%跃升至90%,年租金收益达540万元;再生资源仓储中心出租率从35%提升至92%,年收益200万元;金鼎国际综合楼91处房产出租率从45%增长至76%,年收益300万元,资产运营效能显著提升。公司同步建立“双业共举”管理模式(置业与物业协同)、资产台账透明化监督机制及三级催费制度,确保国有资产收入“颗粒归仓”,并成功拓展中允投资、海南机场集团等外部合作,代管资产规模约7.5亿元,代销售资产规模超600亿元。
(二)政企共建标准化考场,闲置资产变身“经济新引擎”。针对温馨家园外围商铺闲置问题,滨河城服公司联合市财政局创新“政企投资+专业运营”模式,政企共同出资2300万元(市财政注资700万元),将闲置商铺改造为乌海市首个标准化考试中心。项目建成6836平方米考试空间,包含6个机考考场(724个机位)、4个标准化面试考场及配套功能区,自今年4月投用以来已承接6场考试。下一步,项目将聚焦考试服务、培训及资格认定三大板块,通过提升考官队伍、题库资源等软实力不断提升创收能力。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互促共盈。
(三)分类处置历史尾房,化解12年历史包袱。针对市城投集团2009-2012年建设的7048套安置房中,剩余183套长期闲置问题(12年间累计产生物业、取暖等费用超1500万元),滨河城服公司经市政府批准启动空置房处置工作。通过房产档案整理、入户核查、评估评审等前期准备,制定“核实一批、挂出一批”的分批处置计划:2025年6月挂拍依林佳苑A、B区71套住宅,8月挂拍59套回购住宅,10月挂拍剩余房源。启动线上线下联动宣传推介,依托国有资产处置平台推出71套住宅,锁定市场、公园、广场精准引流。预计2025年可处置20套,回笼资金约600万元,实现“资产变现”与“费用核销”双赢。
滨河城服公司以“专业+市场+数字”三轮驱动,不仅实现国有资产盘活效率与效益双提升,更探索出可复制、可推广的资产盘活“乌海模式”,为全市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上一条:
下一条: